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什么意思(壮士断腕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圈圈笔记 111

成功的英雄固然令人钦慕,但失败的英雄因其悲剧的命运和过程更加令人震撼。

生死何须顾,情义一肩担

生活中的荆轲

英雄无惧失败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强大秦国和不可一世的秦王,燕国太子丹心急如焚。

太子丹是燕王喜的儿子,在秦国灭韩之前,燕国为求自保,将太子丹送人质。秦国在攻破韩国和赵国之后,准备攻打燕国的时候,将太子丹放回了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受尽了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他一回燕国,就在找刺客刺杀秦王。

他于是找到自己的老师鞠武求教

他的老师鞠武回答说,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之后,以及历代君王的努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军队战斗力强大,列国无人可挡其锋。天下之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太子啊,就不要为了在秦国做人质被欺辱,而阻挡这样的天意了。太子丹并不甘心,竟然还收留了秦国的逃将——樊於期。这下鞠武也无能为力了,他知道必须得采取非常手段应对这次的刺杀,他拗不过太子丹只能顺着太子丹的心意,给他推荐了田光,也只能剑走偏锋用非常规手段来解决问题。

田光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推荐了自己非常赏识的荆轲。

太子告诉田光:这是关乎燕国生死存亡之秋的大事儿,你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任何人。

田光听完之后,就明白了太子丹的深意,于是拔剑自刎前说:放心吧,再不会有人知道了。

太子丹向田光点点头,说:感谢你为国捐躯。

死前田光推荐了有深谋远虑的荆轲介绍给了太子丹!

荆轲来到燕国之后,太子丹为了荆轲能够刺杀顺利,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荆轲。太子丹让荆轲住最好的房子,吃最好的食物,更是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美女。几乎说是只要是荆轲提出来的要求,太子丹都会满足。

有一次在太子丹和荆轲骑马的时候,荆轲就对太子丹说听说,千里马的肝特别好吃。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可能是荆轲无意间说出的,但是第二天在荆轲吃饭的时候就有一道马肝,这就是由太子丹的千里马做成的菜。

晚宴上,太子丹和荆轲正在喝酒,在美女的琴声作伴下两个人相谈甚欢。荆轲说这名女子弹琴很好听,一双纤纤玉手更好看,太子丹就将此话记在了心中。等荆轲回到房间后没多久,侍从就送来了一个玉盘,而玉盘中正是那位美女的双手。

荆轲看到这些,不禁对太子丹说太子对我这么好,荆轲无以为报,只能以死来报答。于是荆轲就自觉地走上了刺秦的道路。

太子丹得到了荆轲,如获至宝,希望他快点去秦国杀了秦王。

燕国太子丹凝望着秦国

知恩图报

荆轲在得知使命之后,虽知道危险重重,九死一生,但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决定铤而走险,他连一句怨言都不曾有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然而,荆轲却用性命相报!

当太子丹问荆轲还需要什么物件时,荆轲提出来两个要求:

一是樊於期的人头,

二是督亢地图。

这时太子丹陷入了沉思……,第二个没问题,至于第一个……,他欲言又止。

他最后把经过讲给了荆轲……

自己当初收留樊於期,标榜的是道义和勇气,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完全不计后果。而现在忽然杀了樊於期,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毁掉了自己好容易立起来的人设。当然,这只是站在旁观者角度所做的利害分析,太子丹本人的说法是:樊将军是在走投无路之际来投奔我的,我怎么忍心为着自己的缘故去伤害这位长者?

荆轲和他的感情也非常好,两个人都属于快人快语那类型的人。因此荆轲没有过多兜弯,直说此番前来是想请樊於期解决燕国的忧患。

樊於期听说有办法化解燕国的危机,急忙坐下来细听。荆轲问:秦王对将军阴险狠毒,不但残杀了你的父母宗族,还重金悬赏将军的颈上人头,将军是否恨秦王?

樊於期眼底泛着潮红,愤慨道:每每想到我的家人冤屈而死,我恨不得马上杀死秦王,为他们报仇雪恨。

荆轲沉了沉眸,欲言又止,终是把话说出口:我有一个计谋,既能化解燕国之忧,又能帮助将军报仇。我想提着将军的头颅献给秦王,秦王与你有深仇大恨,他必定愿意召见我,我再趁机亲近他,杀了他。将军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樊於期听后,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突然大笑起来,激动地说:你可知道,我孤身一人,在这世上就如行尸走肉苟且偷生。只要能报血海深仇,又能报答太子丹的礼遇之恩,区区一个头颅算得了什么?

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兄弟,为我父母、家人们报仇,替我杀了秦王,说完后,挥刀自刎。

他眉头也没有皱一拔出锋利的剑刃,抬起手臂往脖子上一砍,随着躯体颓然倒下,鲜血如绚烂的烟花喷涌而出,溅湿了一地。

荆轲双膝跪下,朝着躺倒在地的尸体,深深地叩拜三下,抽出藏在袖子里的麻布,将头颅包裹在布中。

而闻说樊於期自刎的太子丹,匆忙跑来,看到那不完整的骸骨,一时悲痛欲绝,不顾鲜血淋漓,抱着尸体痛哭流涕,就在樊於期自杀的山头上,埋了他的遗骸,并建了座樊馆,还把该山改名为樊馆山,让后人祭奠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易水送别,高渐离击筑

太子以及宾客之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祭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高渐离击筑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送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千百年来他的这种壮士断腕的豪迈之情,一直都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赴荡蹈火,义无反顾。

易水送别,皆白衣冠以送之

可以说刺杀秦王的悲剧是注定,但是,荆轲却让悲剧蒙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让悲剧上演的不同凡响。

图穷匕首见

荆轲因左手拿着地图,右手拔刀,被秦王砍杀。

以卵击石

壮士,请留步!

国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春秋战国列国纷争,土地荒芜,民不聊生。黑暗的世道,混乱的时代,这样的残况怎么不让七国统一变成大趋势?

七国之中只有秦国才有这个实力,才能结束这种路有冻死骨,的局面!

秦国此刻便有这个能力灭掉六国,平息连年的战火。

统一天下,秦国责无旁贷。而你却要去刺杀秦王嬴政,不是以卵击石?你想一想:即使刺杀秦王嬴政成功了,又能怎样?杀了秦王嬴政,还有第二个……,杀了第二个,还会有第三个……,他们灭六国的信念和步伐是不会因为你而改变的,他们也会向秦王嬴政那样坚定,而你不论是刺杀成功还是失败了,都逃脱不了秦国的利剑和刺刀,你最终也不过是个在黄土下哀鸣的冤魂。

我也知道,是的,如果刺杀秦王嬴政成功了,燕国会苟延残喘活几年,但历史的趋势又岂是一个小国所能阻挡的了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