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位人称佛商的商业奇才,叫麦克尔·罗奇格西。
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他曾前往印度潜心钻研佛法多年。
获佛学博士学位后,麦克尔还想继续研究佛理,师父却鼓励他回国工作。
师父说:忙碌的办公室才是真正的生活,也是检验你这些年学习成果的最佳地方。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真正的修炼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而在生活之中。
01
老家一个堂弟刚入职那年,曾深夜打电话向我倒苦水。
那时他刚失恋不久,又碰上了难缠的客户,忍不住跟人大吵了一架。
后来主管给他两个选择:上门道歉、立马走人。
他先欺负人的,凭什么我道歉?我不干了还不行吗!
愤懑不已的他,在电话那头一连抱怨了半个小时。
等他情绪平静下来后,我给他讲了我早前在报社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工作的第三年。
有一个我带的新记者,没有经过我审核发稿,结果内容有点小问题。
主任当着所有人的面,劈头盖脸地骂了我整整四十八分钟,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那天我绕着单位旁边的湖跑了整整五圈。
此后,凡是经手的稿件,我都要检查两遍以上,一个字一个标点地校对。
第二件,是我刚做主编那会儿,有一回因为临时撤稿开了天窗。
当时整个办公室急得团团转,我赶紧想了主题,联系了两位资深作者,求人家立刻、马上开写。
然后一伙人校对、排版,忙活到凌晨,终于顺利交付印刷。
很多年后再回想起这两件事,我依然感慨很深。
你问我委屈吗?当然。新记者工作失误,为什么让我背锅?
着急吗?当然。要知道,开天窗对报刊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我更知道,再委屈、再着急也没用。
我要做的,是把眼前的事处理好,是用成绩证明自己。
最后,老师毕业时送我的一番话,被我原封送给了弟弟:
在职场,要戒掉你的玻璃心,和那些无谓的情绪。
把活儿做完,把事情做好,才是一个职场人的基本素养。
没有一份工作不委屈,没有谁做得比谁更容易。
02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整天不是抱怨老板奇葩、同事不好相处、自己怀才不遇,就是觉得工作太难、破事太多、行业前景太差。
日常就是各种吐槽,自己的水平却一直在原地停留不动。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把事情做好的,不是能力,而是心境。
把工作当工作,看到的永远都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撰稿人吴静思曾谈起自己的前任领导,一个永远优雅、干练的职业女性。
不管人在哪里,只要手机一响,立刻就能进入工作状态;
小到文档的行间距,大到手头的项目,都能做得一丝不苟。
无论多难缠的客户,多棘手的工作,她总是能应付自如。
离职前吴静思曾问领导:您是有多爱这份工作,才能做得这么极致?
领导的回答让她记忆犹新:无所谓热爱不热爱,只要是你的工作,没理由不做好。
日本知名保险公司创始人岩濑大辅,毕业后曾先后任职多家知名咨询公司和风投机构,最后选择了创业。
回顾自己多年的职场生涯,他曾总结出一套工作三原则:
接手的工作一定要按时完成,不管你能做到50分还是80分;
永远没有无聊的工作,任何岗位都要努力加入自己的附加值;
记住,一个挑剔和严厉的上司会让你学到更多东西。
这个世界,时代的风向永远转个不停。
可那些能在位置上做得出彩的,永远只有一种人:
把工作当修行,遇山开路,逢水搭桥,越挫越勇,永远死磕的人。
我们都是普通人,工作不一定是自己热爱的,手头的活也不可能永远都擅长。
但职场的残酷规则是:你懒了怕了懈怠了,自会有不怕苦不认怂的人顶上。
抱怨不如改变,焦虑不如行动。
羡慕别人升职加薪,不如潜心修炼自己的本事。
刁钻的客户和严苛的上司,是工作中的拦路虎,也是成长过程中的贵人。
03
最后,再讲一个最近在《把工作做到位》里读到的故事。
三个名校毕业生,通过校招同时进入一家快消公司做管培生。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腔雄心壮志,正是渴望做出一番事业的年纪。
但他们却被安排到了最基层的岗位,每天不是去门店帮忙理货,就是干些打杂的活儿。
有人打开始就有诸多不满,觉得公司没有眼光、大材小用。
于是每天都溜到仓库偷懒玩手机,干活的时候能出三分力,绝不出五分。
另一个人呢,倒是什么也没多想,每天领导交代啥就做啥,到点就打卡下班。
最后一个人却干劲十足,每天一早就到店,晚上还要回公司加会班。
同来的两人都笑他太轴,说这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干得再好也没用,熬完两年轮岗期就行了。
他无视这些调侃,依旧勤勤恳恳,每天睡前还会恶补一会儿行业和品牌知识。
轮岗结束后,公司进行业务调整,第一个人毫无疑问被裁员了。
第二个,依旧是个基层员工。
第三个,因为业务能力突出,被安排接任了刚刚离职的销售主管。
这些年来,我一直很认同一句话:
很多人成不了大气候,不是能力不行、机会不够,而是过早地选择了安逸,停止了奔跑。
职场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主角,一种是龙套。
很多时候,龙套这个角色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在心里淘汰了自己。
把工作当成贩卖时间,一辈子也就是个撞钟的和尚、沉默的螺丝钉。
把工作当修行的人,只会永远学习,永远进步,永远在深耕。
就像上面这条收入曲线显示的,一个行业,起步期的人总是很多,但高原区的无限风光注定只属于踏遍万难、潜心打磨自己的极少数。
其实看一个人,只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大致知道他的现状与未来。
现实的规则就是:
如果你现在每分每秒都感到很难,后面的每一年会更容易;
倘若你现在每分每秒都觉得很舒适,那么,你就要开始警惕了。
因为你轻视和敷衍工作的同时,它其实也在默默抛弃你。
▽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值得收藏的职场忠告?
点赞最高的一则回答是:永远记住,工作不是游乐园,而是试炼场。
工作就是一场修行,那些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来渡你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当你觉得很累很苦的时候,同样也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
点个关注,熬过去再回头,别人依旧是别人,你却不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了。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