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科学,其科学体系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简单应用)
①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②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③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希特。
3.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4.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费尔巴哈。在马哲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马哲使两个分离得以统一: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6.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傅立叶(实业制度)、圣西门(和谐制度)、欧文(公有制)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除上述理论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7.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综合应用)
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也是其发展者。
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
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和马恩《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鸿篇巨作:《资本论》。
3. 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① 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想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② 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理论体系,它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
③ 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体系,具有自我批判意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①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②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科学性:①它不带任何偏见②它具有深刻性③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联系:革命性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基础、保证;科学性源于革命性并通过它表现出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简单应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第一,与时俱进的含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第二,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第三,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第四,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①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实中的重大问题。②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③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综合应用)
①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应用)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其基础);第二,这是由我们学习它的目的决定的 (为了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思想。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综合应用)
第一,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出现2情形:①中国等继续走社会主义 ②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不但没消失,反而有很大发展,阶级社会矛盾缓和) 第三,经济全球化:(出现事关全人类的问题,如环境污染) 第四,世界新技术革命:(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严重挑战) 第五,我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我国社会所处阶段,社会主义vs市场经济等问题)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本体论,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是第一性的,认为物质是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属于可知论,认识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是不可知论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4.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都是静止的,孤立的。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法国.笛卡尔:把物质和心灵结合起来的是上帝的力量,二元论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2.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宋.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王守仁: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客观: 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宋朝.朱熹: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国明清王夫之元气说。古希腊认为水火是万物起源,中国五行说-五行杂以成百物
4.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被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自然界是客观的、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三者构成了整个世界。 只有马哲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简单应用)
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义:①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2.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错在把静止绝对化,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错在否认相对静止。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①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②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 ③ 只有承认目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主题可以划分为个人、集团和类主体。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实践的基本特点:① 客观性② 自觉能动性③ 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时间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实践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来。
2.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仅仅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陷入唯心主义,主因其缺乏实践观点:
一方面,它把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看成是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把人的实践活动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去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就是用物质的原因去说明社会历史,这才有了历史唯物主义。
3.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观点是马义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
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看到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不断从事实践活动。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哲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哲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①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②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③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 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2.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指联系的客观性。
3.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的是指联系的普遍性。
4.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这是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3.新事物;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4.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主要表现在: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联系,认识是事物是孤立的。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不停运动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运动。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否定这种矛盾的存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也称之为矛盾规律,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关系。(综合应用)
含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关系: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简单应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意义:①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②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综合应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关系: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一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①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②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2.简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综合应用)
含义: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关系: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意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重要意义。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综合应用)
含义: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关系: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②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意义: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3.简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就会导致均衡论。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1.质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2.简述掌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简单应用)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综合应用)
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又有部分质变。
意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1.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及其意义。(综合应用)
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槽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简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意义。(综合应用)
第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积极因素,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第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第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意义: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1.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
(一)原因和结果
1.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2.因果联系的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是普遍联系的,承认二者联系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定二者联系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统一:①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②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3.因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简单应用)
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只承认某一方面的话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①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②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应用)
①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我们应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②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我们应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③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①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应用)
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其次,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第一,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第二,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第三,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①内容决定形式。②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③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3.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应用)
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1.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2.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①本质不能脱离现象。②现象不能脱离本质。③本质决定现象。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与本质是不一致的。
3.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应用)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第二,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
1.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客观性和普遍性。
2.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1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并非存在于人们自觉活动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2.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社会性劳动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分三个阶段: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3.社会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4.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内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5.人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文字系统引起的反射。
6.意识的主观性包括:① 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② 意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反映客观事物③ 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
7.意识的客观性包括:① 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② 反映着客观事物 ③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 ④ 创造来源于客观世界
8.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意识是主观自生的,这是唯心主义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简单应用)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 意识活动能改造客观世界④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
3.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1.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及其意义。(综合应用)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四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1.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综合应用)
首先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其次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P90
1.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2.在整个哲学中,本体论对哲学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P93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实践是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4.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社会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② 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主体 P97
1.认识的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2.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有:①自然的物质基础(自然性)②社会历史性③能动性
3.认识的主体的结构分为:①个体②群体③人类整体
2.认识的客体 P100
1.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①自然客体 ②社会客体 ③精神客体
3.认识客体的性质特点:①客观实在性 ②对象性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P101
1.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
2.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改造才能成功。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简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本质的理论意义(综合应用)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①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②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③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2.在哲学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中,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是驳斥不可知论(英国休谟,德国康德)最有力的论据
4.能动性是区别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同机械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分为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分为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②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它们相互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第二,它们相互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割裂二者,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P109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①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②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1.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简单应用)
认识的反复性: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
首先从客观方面来考察: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2.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理由: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误 P113
1.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有两种:①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的是真理。②歪曲的反应客体的认识的是谬误。
2.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对立体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统一表现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2.真理的属性 P114
1.真理的客观性是有两个含义: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2.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3.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它的含义是:
①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② 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4.真理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它的含义是:
①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
②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5.简述真理绝对性、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具有相对性的一面,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把它作为指导思想,它又有相对性,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P117
1.唯心主义哲学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有:
① 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② 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P118
1.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简单应用)
第一,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第二,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人们通过把变成现实的东西同原来的观念、思想加以对照,从而判明这个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使认识得到检验。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P119
1.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这个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
①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②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做出检验。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指:①任何实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局限性。②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P120
1.真理与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
2.真理的价值属性是指:真理以改造世界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
3.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我们要同主张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划清界限,它混淆了真理和价值的区别,抹杀了真理的客观性。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2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对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社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对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了社义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党长期实践的理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对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每个公民必须恪守的根本道德准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去培育、去践行。
第四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与运用
1.运用:就是把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
2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P124-128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3.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简单应用)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 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性表现为:①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②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的自然资源
3.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② 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公国家的社会发展。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口因素指一个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发展分布迁移、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因素的综合范畴。对社会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②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是因为:①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② 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③ 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 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③ 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④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二)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可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能否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从社会意识主题的范围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属于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属于非意识: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简单应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要表现有: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②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③ 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得以实现,表现为两种情况: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② 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在五个方面: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②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③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⑤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①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包括了人类社会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②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③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①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②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③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④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为继承和发展生产力作准备。
2.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综合应用)
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第二层含义: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1.生产关系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③ 产品的分配方式
2.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简单应用)①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 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 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综合应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通的规律。
(1)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①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 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意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4)意义:(简单应用)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运用它,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关系:(简单应用)
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
①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3.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①生产力②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③ 上层建筑
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综合应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②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①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 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上层建筑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是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一)社会形态的划分
1.经济社会形态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①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②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它是由三种宏观经济形势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决定的。这两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的,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2.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首先,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其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即或然决定。再次,每一种可能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意义:主体选择与客体规律的接近和符合,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人们探索的时间越长,探索的范围越广,认识和实践的水平越高,人的选择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程度就越大。
(三)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综合应用)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表现:: ①纵向一致性 ②横向一致性。
① 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以五种社会形态划分为例,有纵向的统一性。
② 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具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体系、上层建筑。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特色、千差万别。表现: ①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②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③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社会形态向较高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④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超越情况,就世界范围而言不仅不违背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反而是以这个规律的存在为前提的。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因为这两对矛盾:① 制约和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②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③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④ 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①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② 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2.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的有: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 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3.阶级的本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4.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物质利益的对立阶级斗争的根源。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②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基本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先进积极手里。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3.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①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二)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使该社会制度得到发展和自我完善。
2.简述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质变的准备。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3.结合我国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社会改革特殊性)(综合应用)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
4.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综合应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②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③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④我国的改革必须是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5、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综合应用)
①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②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③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以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和人于社会的关系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讲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从三个方面界定了人的本质:
① 劳动是人的本质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
①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变化的④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1.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① 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②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③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④ 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1.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有:(简单应用)
①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简单应用)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一,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候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主张。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依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综合应用)
①须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其作用,须深入了解其所处历史条件。
②须对其作阶级分析:阶级社会里的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
③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④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
3、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简单应用)
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的作用无法比拟的。
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威信,同时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 商品经济
1. 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3.最初的商品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包括:简单商品经济(即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1.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价值构成的:一是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是由活劳动所创造的。
2.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
5.商品的价值量
1.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而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是商品的个别价值,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品价值是指社会价值。
2.不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劳动是简单劳动,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综合应用)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①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②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劳动熟练程度是指人们的劳动经验和技术精湛的程度。劳动强度是指人们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查过了所需要金属货币量,会导致通货膨胀。
3.支付手段职能包括:赊购赊销中到期还款、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双重属性。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作用形式及其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简单应用)
①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应该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综合应用)
①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② 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包括:① 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② 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③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形成。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包括:
①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②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在流通中购买到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2.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2个基本条件: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②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简单应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分为:① 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在生产劳动力的价值。② 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3.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简单应用)
1.简述资本的本质、划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依据、内容及其意义。P201-202
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划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依据、内容: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m/必要劳动时间v。剩余价值量M = m/v×v=m′×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通过2条途径,①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用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1.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2.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简单应用)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个别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2)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剥削的主要方法。
3.简述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P203-204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剩余价值规律深刻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趋势。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的有机构成从两方面考察:① 从物质形态看是由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② 从价值形态看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2.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3.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与后果。(简单应用)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个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结果:①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②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③ 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4.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极大提高生产社会化水平,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迅猛发展:①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使社会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获迅速发展。②促进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数量急剧增长,形成世界市场。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形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严重束缚生产力,必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资本的循环
1.资本是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实现着价值的增值,而能够发生价值增值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包括工业、农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采取三种相适应的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购买阶段,就是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阶段。用公式表示为:G――W。
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就是从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是产生剩余价值的阶段,是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用公式表示为:W...P...W。
4.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销售阶段,就是从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阶段,用公式表示为:W—G,G表示发生了价值增值的货币资本。
5.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包含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内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以实现。
6.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就是资本的循环,用公式表示为:G—W...P...W—G
2、资本的周转
1.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2.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只有劳动时间里创造出价值与剩余价值,非劳动时间包括自然力作用时间、停工时间、生产资料流通时间。
3.产业资本包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属于流通资本,生产资本包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包扩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可变资本包括劳动力,其中劳动资料属于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劳动对象属于流动资本。
4.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
1.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P228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影响。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对周转速度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①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②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2.简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综合应用)
①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预付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一年内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M=m′•v•n②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年剩余价值率M′=1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1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量M′=M/v=m′•v•n/v=m′•n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1.社会资本又称之为社会总资本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
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各个构成部分的实现。
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从实物形态上按其用途去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简单应用)
1.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P233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用公式表示为:I(v + m)=II c。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简单应用)
1.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P234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第一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如下:I(v +△v + m / x)=II(c +△c)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其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①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社会并非时刻都处在经济危机中,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爆发的,每隔若干年一次。
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① 危机阶段 ② 萧条阶段 ③ 高涨阶段 ④ 复苏阶段。危机阶段是决定性阶段。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W)=包括: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
2.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构成是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总和。
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对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① 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②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条件③ 生产成本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4.生产成本的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消失了,使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资本耗费的产物,抹杀了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源泉的真相。
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更加掩盖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6.利润vs剩余价值,既联系又区别:①联系在于: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它们同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数量也同样大小。②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进一步掩饰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许多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再相等,利润多少取决于预付资本的数量,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2.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3.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决定因素:①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②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平均利润率并非各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
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及其本质。(综合应用)
平均利润的形成: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一方面,原来利润低的部门,由于生产规模缩小,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价格上涨,利润率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原来利润高的生产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生产规模扩大,供大于求,引起价格下跌,利润率逐步降低。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的自发调整,使利润率趋于平衡,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本质: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本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3、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孤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
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 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 ② 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4. 商业资本的作用:第一,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第三,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第四,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5.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① 实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② 包括在商业资本家所经营商品的购买价格与销售价格的差额之中③ 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的关系④ 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6.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商业资本要能够起到有利作用是有条件的,关键在于: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限度。
1.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综合应用)
(1)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获得与产业资本家大体相当的平均利润。
(2)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商业资本家是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实现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4、 借贷资本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1.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P250
1、借贷资本的形成: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资本循环有关,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2、借贷资本的本质: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二、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的来源,归根到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利息的数量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即: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
3、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的。利息率= 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
4、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而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三、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率
1.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有两个主要的职能:①吸收存款② 发放贷款。银行的信用业务有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是借贷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还充当资本家之间的支付中介。
2.银行资本由两个部分构成:①自有资本② 借入资本。
3. 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靠剥削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而实现。
4.银行的目的也在于获取利润,而且获得的利润也应该相当于平均利润。
5、农业资本和地租
一、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
1.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占有,另一部分即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2.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农业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二、级差地租
1.资本主义极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构成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土地所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的。
2.形成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条件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3.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形成级差地租的源泉: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三、绝对地租
1.农业资本家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既要缴纳极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而租种劣等土地需缴纳绝对地租。
2.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绝对地租的源泉: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四、土地价格
1.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是由地租和银行存款利息率决定的。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1.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英国)和二元君主制(约旦),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2.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德国、意大利)与总统共和制(美国),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它是以一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产生。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
3.民主共和制还可分为半总统制(法国)和委员会制(瑞士)。
1.简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综合应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为过体服务的,其构成形式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2.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党制、两党制(美国)、多党制(法国、意大利)
3.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
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制度。资本主义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虚伪性,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手段。
4.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1.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又称分权制,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2.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议会有一院制和二院制。
5.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1.资本主义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综合应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2.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简单应用)
(1)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2)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 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简单应用)
①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以个人利益作为行动唯一推动力,宣扬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原则,奉行利己主义,追求个人享乐。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对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深刻写照。(2)资产阶级的价值观:立足于利己主义,以极端利己的个人主义为原则,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判断。(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是资产阶级道德观:基本原则是利己主义,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行为准则规范。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之前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2.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简单应用)
①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②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③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④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⑤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垄断的形成
1.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从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日益集中,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基础。
2. 垄断/独占: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生产或流通,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2.垄断是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和联合制企业的出现发展,进一步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1.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① 卡特尔② 托拉斯③ 辛迪加④康采恩
2.无论何种垄断组织形式,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资本和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3.二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
① 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② 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③ 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④ 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1.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
2.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5.垄断和竞争
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主要有:① 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② 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③ 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④ 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
6.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0.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1.垄断资本在经济乃至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来自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2、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商品时多采用垄断高价,在购买生产资料时多采用垄断低价,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其次,垄断的形成不能增加价值总量,全社会价格的总额仍等于商品价值总额,第三,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1.把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进一步分为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
(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1.简述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简单应用)
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第二,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简单应用)
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第二,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第三,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是四大市场,即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外汇市场。
2.财政政策主要包括:①财政收入② 财政支出
3.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一是对利率的调节,二是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利率调节主要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节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4.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制定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计划、财政收支计划、货币发行计划、国家重点投资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主要产业发展计划等。
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综合应用)
a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b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手段: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情况下出台行政手段。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1)资本输出
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可能性在于:一是许多国家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并卷人世界市场。二是这些国家劳动者出现了分化,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三是这些国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已有所建设。
2.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2)国家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1.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性的垄断组织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
2.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1.殖民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①是重要的原料供应地②可靠的销售市场 ③有利的投资场所 ④维持霸权地位和建立军事基地的重要条件⑤维持和加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统治的重要条件。
2.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控制。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1.经济全球化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经济全球化原因:①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②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③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1)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2)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这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3)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0.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简单应用)
①从生产力方面看。生产力长足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所谓资本社会化趋势,建立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私企股权分散化工人持股。在劳资关系上: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比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政府全面介入社会经济生活各层面。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很多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③从上层建筑方面看。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有2点变化: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
1.简述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综合应用)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2)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进行了社会改良。二是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三是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3)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上层建筑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其内部自我否定的因素将不断积累、新社会因素也会逐步增多。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P298
(1)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初期,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的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社会主义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必然性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③资本的社会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产主义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无产阶级。
2.社会主义要否定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经济制度,借鉴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
1.简述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综合应用)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2)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触及资产阶级的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3)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资本主义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社会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全面战胜资本主义,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较量和斗争,并有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这一切都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2.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空想社会主义者:① 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② 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③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④ 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4.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问世。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①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②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③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④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简单应用)
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即使不是在全世界同时进行,也要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即同时胜利论。
4.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
2.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开始了和平建设时期,这时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3.1924年初列宁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① 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②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③ 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④ 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4.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5. 斯大林领导建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②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 ③是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波兰捷克斯拉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中国则是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2.朝鲜、越南、蒙古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古巴独立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数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教训。(综合应用)
(1)历史贡献:第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一,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第三,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1.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2.无产阶级专政历史进程中国家政权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任务,包括:① 镇压一切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反抗与破坏。②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③ 巩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公有制。
④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⑤ 领导与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外敌侵略和颠覆,支持和维护世界和平。
3.简述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简单应用)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的国家。它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1.简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综合应用)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政体上说,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P321-322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①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②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③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④商品经济消灭;⑤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⑥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2)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①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②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④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1.简述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P323-324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特征可归纳为: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简述如何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简单应用)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① 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②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③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
①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② 要从本国国情出发。③ 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的曲折前进
1.简述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综合应用)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简单应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①工人运动的发展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1.马克思注意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应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第二,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这些任务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承担和胜任。第三,组织领导方面。有党的坚强统一的领导和具体严密的组织,才能成功地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起由劳动人民掌权的新型国家。
(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二,政治领导方面。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三,组织领导方面。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2.坚持和改善马义政党的领导(简单应用)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1.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2.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将直接依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管理。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说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恩格斯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① 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② 人们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③ 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工农分工、城乡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2.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简单应用)
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①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②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③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④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1.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2.简述共产主义实现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综合应用)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无产阶级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实现了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旧式分工的消失,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意味着全人类获得真正的彻底解放。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别。P351-352
答: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1)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2)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3)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4)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5)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又存在着重大差别:(1)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
(2)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3)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5)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6)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7)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
3.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简单应用)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这个过渡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新、调整、完善和发展,逐步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改革,使共产主义因素日益孕育、壮大和成熟,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出必要条件,从而在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4.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受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
2.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3.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它是人们的最根本的,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
4.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
5.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
6.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统一表明,我们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既不能只埋头苦干而忘却远大理想,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又不能空谈远大理想而脱离现实,失去立足的根基。
网站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拥有所有权,请认真核实,谨慎使用,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