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梁端弯矩(({})

圈圈笔记 97

先了解一下,混凝土梁为何要采用弯矩调幅算法呢?

因为实际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做不到完全刚接,尤其是混凝土梁端开裂后,刚接的假定更是不存在了,而我们在弹性计算的时候,都是假定梁柱节点绝对刚接的。所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如果按照梁柱节点绝对刚接所求的弯矩值去配筋,实际上跨中配筋就会不足了。而且,按照弹性理论计算时,梁柱节点绝对刚接情况下,梁端负弯矩较大,负筋数量过多,钢筋过密会影响混凝土浇捣质量。采用弯矩调幅后,也就减少了梁端负弯矩钢筋,增加梁跨中正弯矩钢筋,这样钢筋就不会过密了,施工质量更容易保证。

首先还是老生常谈的,大家要熟悉一下我们的学习体系和路径,深入理解规范体系,才谈得上按规范执行。

工程概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 5 结构计算分析 > 5.2 计算参数

5.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

2 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3 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弯矩进行组合;

4 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机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 5 结构计算分析 > 5.2 计算参数

条文说明:

5.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负弯矩往往较大,配筋困难(钢筋数量与强度有关),不便于施工和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允许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适当调幅。钢筋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有限,调幅的幅度应该加以限制。框架梁端负弯矩减小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截面设计时,为保证框架梁跨中截面底钢筋不至于过少,其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之半。

规范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CECS 230:2008 > 5 结构计算分析 > 5.2 计算参数及内力调整

5.2.3 钢骨混凝土框架梁可考虑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现浇结构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可取0.8~0.9;

梁端弯矩调幅后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调整后的跨中弯矩值不应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50%。

取调整后的梁内力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

有色金属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 GB 51055-2014 > 8 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 > 8.3 计算要点

8.3.8 现浇和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而梁,除本规范第8.3.2条规定不应计入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结构外,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整,调整系数的取值,现浇框架梁可取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梁可取0.7~0.8。梁端负弯矩调幅后,应按平衡条件计算相应的跨中弯矩值。框架梁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的50%。

厂房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可按弹性方法计算,框架梁和连梁等构件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局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以及处于腐蚀环境和潮湿环境的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二次受力的叠合构件,不应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 CECS 52:2010 > 4 结构设计计算 > 4.2 内力计算

4.2.5 本节上述内力计算结果可按下述规定进行调整、调幅及折减:

1 竖向荷载及上抬力作用下预应力梁支座超静定的荷载弯矩及预应力综合弯矩两者可采用0.2调幅系数,跨中弯矩应相应增大;

2 柱内倾作用下框架的预应力综合弯矩可乘以0.6折减系数,但端偏心弯矩及外推柱作用下的框架预应力综合弯矩不得进行调幅或折减;

3 在地震作用下,等代框架-剪力墙等的内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进行调整。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